top of page

- INSIGHT 

主視覺官網.jpg

暗示 INTIMATIONS

席德進個展

26 March - 30 March 2024 in BOOTH 3C47

席德進的個展「暗示——席德進個展」(Shiy De-Jinn: Intimations),由現居美國的臺裔策展人邱上源策劃。此次展出席德進在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創作的私密肖像畫,也是畫廊首次參加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的「亞洲視野」展區。其中展出的作品強勁而細膩,既體現了席德進極具影響力的感性,也反映了臺灣現代藝術史。「暗示——席德進個展」擴展了肖像畫中所體現之凝視的觸覺政治,和欲望的潛伏性,展出的肖像畫既有受委托的創作作品,也有非委托性質的藝術家創作,在溫柔和赤裸的幻想之間徘徊,證明了他作為東亞酷兒先驅的地位。他在畫中對視線的巧妙處理,暗示了難以言喻的激情和熾熱的意圖。透過與他寫給單戀對象的私人情書節選的對話,「暗示——席德進個展」邀請觀眾藉由藝術家自己的眼睛,重新審視戒嚴時期臺灣同性戀者的生活現實。

 

「暗示——席德進個展」以對凝視的思考為前提。作為肖像畫中嵌入的基本姿態,凝視的相互關係已被許多人理論化,包括學者羅拉・穆爾維,她詳細闡述了「男性凝視」作為一種決定性的因素,從異性戀父權制的立場出發,促成了對女性和女性身份的影視想像的持續存在。當代視覺文化中關於凝視的論述,主要源於拉康的理論,傳統上圍繞著將凝視構建為一種針對對象的視覺掌控行為,後來的學術研究從新的維度對這種權力關係提出了質疑。凝視的酷兒化——也就是從酷兒的角度進行凝視——因而創造了重新思考視覺、調節慾望及產生其他方向的機會,特別是在以凝視作為基礎的肖像畫系統。

 

臺灣已故的現代主義畫家席德進以描繪肖像畫而聞名,凝視在他許多的作品中既是主體、又是客體。作為中國現代藝術史上第一位公開出櫃的酷兒藝術家,席德進的藝術發展與他作為一名同性戀者的經歷深深糾纏在一起,而當時的社會尚未具備表達同性慾望的詞彙。在「出櫃」還未成為一個概念,更不是一個正式的社會儀式的時代,席德進公開的非異性戀身份,既是一種勇氣的標誌,也是一種具有力量的自我認識,同時對他的作品產生了重要的影響——他如何運用他(酷兒)的凝視來創作表達。

 

「暗示——席德進個展」挖掘了席德進於大眾面前的淡然態度底下的深層情感,展出內容集結了席德進所繪製的肖像畫,並將他與莊佳村公開發表的通信摘錄並列展示。莊佳村是席德進昔日的學生、感情對象和繆斯,他最著名的作品《紅衣少年》(1962 年)就是以莊佳村為靈感。席德進的文章既是情書,也包含了哲學上的思考,揭示他的內心世界,其中更令人著迷的是席對單戀的溫柔投入——由於莊佳村是異性戀——無法被直接地表達出來。本展覽將透過這些資料,與席德進的肖像畫展開一場藝術對話,並重新思考僵固的社會結構和藝術慣例,如何被轉化、消解為不定形且矛盾的欲望表現。

artists 藝術家

bottom of page